桃園走走|農業博覽會|夏末篇 博覽會 星期一, 11月 25, 2019 春天的綠博、夏天的花博、秋天的農博,台灣的生態展覽一整年散布在各地。主旨都是綠色與生態,但隨著取名的當然著重的特色些微不同。2019已經結束的農博每年都會在桃園舉行,花花草草與樹必定是展出元素;而扣緊今年農業的主題是米,在展區中用現代化科技轉型稻作與原住名小米的介紹來呈現;還有花草香料與茶葉結合生活面的體驗;以及三博都宣導不只減碳還要永續的全球趨勢觀點都在這次的農業博覽會,讓大家遊中學。 竹子X藝術
花蓮走走|石梯坪|決定今晚睡海邊 自然 星期六, 10月 26, 2019 露營的極致,是野營吧!旅行路上,累了,就睡在大自然懷抱,躺在泥土上、聞著海鹽味、幻想著黑夜中野獸的低吼,看著芎空星光捨不得睡去。第一次野營是在澳洲的Uluru參加tour。那一次開啟我對露營的無限視野,思考旅行的每一刻,即使是過夜也重新定義。在台灣,多麼想再體會一次。終於在美麗的花蓮,有一個這樣的營地,最最接近自然,最最親近原始。 決定!今晚睡海邊 多年前去花蓮時找了間有設計感的民宿來住,上網搜尋airbxb、bxxking.com等等,相中一間有海景有山景、建築有特色、室內有風格的美麗民宿,怎麼知道最美的其實在門外。那時跟民宿借腳踏車亂晃,經過石梯坪,只覺得是個地理景點而進去繞繞,沒想到繞出新年新希望。正是眼前這樣框景,當下決定,要來海邊睡一覺!多年後又再來一次石梯坪,雖然是冬天,但冷冷的美亦美。
屋籽設計|兒時的奶奶家|延續x再造 老屋再造 星期日, 6月 30, 2019 這是蘇先生小時候的家,處處都是他小時後住這在的過往記憶。他帶著我進入客廳;牆上、天花板有許多黑色的汙漬,桌上一台銀色收音機,抽屜都是錄音帶,奶奶喜歡薰香,汙漬原來是奶奶聽著收音機淘醉香味裡享受個人時光的印記;書房牆邊一櫃又一櫃地上一落又一落的古典文學與文摘書刊、一座藤搖椅放著棉絮外露的軟墊、被書本包圍著,堆疊出爺爺的風雅形象。餐廳一張咖啡色長板凳、擺腳的搖搖晃晃又斑斑駁駁,每道刻痕都是老夫妻晚餐相坐相談的今日明日。道道的牆、件件物品,都是他倆的生活痕跡。10前爺爺去世了、奶奶孤寂搬離,然而空間跟家具都還闡訴主人的那些曾經。我們想要延伸美好時光,而非打掉重練;我們想進駐當個種籽,重新在這老屋裡發芽。 清除雜物為首要工程 雜物真的很多,已經不記得花了多久時間整理、清運,至少也有1個月吧。初期有很多又髒又累的工作都
新北中和|員山公園|孩子的夢幻遊戲場 特色公園 星期四, 3月 28, 2019 台灣有個團體,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是一群為了讓小孩體驗各種遊戲及探索的家長們所組成,倡導台灣的公園不要套用罐頭的制式遊樂設施。因為那一座座的塑膠製品,讓每一個公園都長得一樣,不僅沒有當地特色,更別提有用心為這世代的孩子們思考過的設計。真得好的兒童設備應該是能激發各年齡層、性別及個性的孩童都願意去遊玩、甚至花點體力、動點腦筋、刺激不同的身體感官,藉由自身的探索、父母與新朋友的協助,而獲得一個早上或下午的身心暢快。這應該是一門大學問,需要由兒童心理學者、兒童醫生、運動器材專家、工業設計師及景觀規劃師,還有最重要的孩子們,共同激盪出的一個好的遊戲公園。 一樣不一樣的山丘
台北春|桃源谷|一直走在那山稜線上 自然 星期一, 2月 25, 2019 過年放假不去玩好像對不起自己,但去遊玩遇到塞車也對不起自己。尋覓了一下,在台北、不塞車、好停車、可以遛狗、可以曬太陽,好像就是桃源谷了。桃園谷有五條路線,分別是草嶺線、大溪線、石觀音線、內寮線跟直達大草原。這麼多條路當然要研究一下哪個才是舒適又愉悅的抵達方式,但又不失郊遊的感覺。 這些公里數休想嚇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