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走走|農業博覽會|夏末篇
星期一, 11月 25, 2019春天的綠博、夏天的花博、秋天的農博,台灣的生態展覽一整年散布在各地。主旨都是綠色與生態,但隨著取名的當然著重的特色些微不同。2019已經結束的農博每年都會在桃園舉行,花花草草與樹必定是展出元素;而扣緊今年農業的主題是米,在展區中用現代化科技轉型稻作與原住名小米的介紹來呈現;還有花草香料與茶葉結合生活面的體驗;以及三博都宣導不只減碳還要永續的全球趨勢觀點都在這次的農業博覽會,讓大家遊中學。
竹子X藝術
竹編做的公共藝術在花蓮、嘉義等處其實有很多,自從流行之後,有些越來越媚俗了。竹子,的確是很代表台灣特色的元素,以竹為材料很能展現出台灣的生態及編織文化。這次的入口意象是由竹籟文創所創作,在空曠的入口處設計了一座巨大棚架,指引大家進入,並且底下也有許多編織的座椅讓大家休息。有遮陰處人就會聚集、有得坐就可以歇歇腳。
竹子X蓮花
這是一個由倫敦景觀建築師 Nilufer Danis 所設計的花園。她主持的工作室有一個很美的名子,Lotus Design Studio。台灣的景觀師在一個空間場域裡是一個小小配角,甚至只被稱為景觀設計師,而國外稱之為景觀建築師,地位與建築師同等,代表著對景觀專業的尊敬、亦是對場域中景觀布局之看中。一個地域裡有建築就會有景觀,兩個是互相襯托的虛實空間,不同尺度空間相對景觀需求及目的也不同,像是花園、庭院、水池、公園、街道、廣場等等都是需要專業的考量。這次桃園能請到Nilufer 創作這璞蘊花園,真的很用心,可以讓我們認識到不同的景觀視角。

當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置物一個構造物時,必然產生了對生態的破壞,植物的生長之地消失了、動物的棲地不見了,而好的一個設計應該要有所回饋機制,稱之為生態補償,使人類與自然達到一個平衡。
植物的配置是一個很明顯的手段,置入新的花草,有新的生命。而巧妙的是,竹子斷面的孔洞正是小昆蟲的新家,也是遷移的一個過道。以往不曾以這個觀點去思考這的小小空間,沒想到竹子成為了小生物的棲所。
台灣水牛X水上漂


夏末初秋的桃園天氣很舒涼、太陽不烈,戶外設計這些趣味活動,確實是適合放電小孩的好地方。
貨櫃X生態
符合機動性、靈活築構空間、兼具拆解再利用的建築方式很受到臨時展區的歡迎。而貨櫃正是符合這樣多變又環保的特性。一般在都市只會看到檳榔攤跟工地的工務所才會看到貨櫃的出沒。因為買來放好、刷個漆、裡面放家具就是一個完整的辦公空間了。近年來永續建築的議題興盛,貨櫃也被應用在展覽、市集作為臨時空間使用,所以台灣大小各展覽也可以看到貨櫃各種變化的組合空間與機能需求。

貨櫃的特性是尺寸統一、堅固鋼材、容易裁切,所以要連拼變成長屋;要上下疊變成挑高空間;加個雨遮搭配木平台,變成有遮陰的休息空間;開個洞變成窗、開個更大的洞變成落地門,實際的運用在這次的農博可以看到很多。
右邊是碳索生活展區,過下午5點已關閉,但是從外面的可以看到許多海洋生物的造型與彩繪環繞著這個展區,可感受到從保育海洋傳達出減碳生活、永續環保的議題。
右邊是碳索生活展區,過下午5點已關閉,但是從外面的可以看到許多海洋生物的造型與彩繪環繞著這個展區,可感受到從保育海洋傳達出減碳生活、永續環保的議題。
竹子X農博
農博整個園區一直在創造綠油油的植物茂密感,但這戶外休息區在陽傘關起、人潮散去後更凸顯出不同植物的美感。竹子的蕭瑟與地上散滿碎石的鋪面,在黃昏的陽光陪襯,呈現一個安靜優雅的農博。竹子的各種樣貌也是在這園區多元呈現了。

農博的晚間也有活動,當天是原住民晚會,一旁升起了營火、台上歌手高歌、還有烤全豬在木棍上轉,香濃的煙蔓延著整個會場,我們也餓了。夏末秋初來逛農博真實不錯,大太陽卻一點都不炎熱,桃園有各線路的接駁車、園區雖大也有定點遊園車代步、又佛心的免門票、線上還有許多體驗課程可以預約報名、現場還有特別活動,整體覺得辦得很好、吃吃喝喝遊樂體驗,明年還要來逛逛。
(預告: 園區那麼大,還有秋初篇)

農博的晚間也有活動,當天是原住民晚會,一旁升起了營火、台上歌手高歌、還有烤全豬在木棍上轉,香濃的煙蔓延著整個會場,我們也餓了。夏末秋初來逛農博真實不錯,大太陽卻一點都不炎熱,桃園有各線路的接駁車、園區雖大也有定點遊園車代步、又佛心的免門票、線上還有許多體驗課程可以預約報名、現場還有特別活動,整體覺得辦得很好、吃吃喝喝遊樂體驗,明年還要來逛逛。
(預告: 園區那麼大,還有秋初篇)
-桃園農業博覽會-
地點 桃園新屋區東興路二段888號
日期 2019/0928-1027
地點 桃園新屋區東興路二段888號
日期 2019/0928-1027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