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輕旅|十鼓文創園區|星光與鼓聲點點 新舊建築 星期三, 8月 22, 2018 當天買了星光票入場,夜晚時分在陌生的園區手持地圖開始衝刺,因為表演要開始入場了!先經過一些草皮、依指示左轉再直走、穿過指定的大樹繞到後面,就是排隊點了。前面已經排了許多人,心情很期待,第一場看過的鼓藝表演是2010年的花博,優人神鼓有戶外演出,第二場就是7年後在台南仁糖這場十鼓。進去一個挑高大工廠,踏上玻璃台階坐好位置後,看著廠內還保持的大部分原本樣貌,很多裸露的鋼骨結構甚至一些重機設備,只有做必要的調整,像是觀眾席、安全通道與出入口、表演平台、燈光裝置,足以成為一個現代劇場了。室內禁止拍照,因為表演過程很精彩,這是比智慧財產權更重要的事!必須要開啟百分百的感官去享受這場演出,不允許透過小小的螢幕剝奪雙眼與耳朵的全面接收,也沒有分秒讓你分心要去按什麼快門。十鼓的力量跟優人很不同,優人結合鼓與舞者傳遞出一種禪意,大地生命甦醒的春天感受;而十鼓是比較酷,用鼓音與鼓者的肢體去表現故事張力。兩個都是台灣很優秀的藝術團體,明明是一樣的樂器卻完全不同的呈現。 舊建築存在的意義
宜蘭走走|員山機堡|黃聲遠與神風特攻隊 新舊建築 星期三, 8月 15, 2018 每次進入黃聲遠的作品,總很難一眼望盡,裡頭許多歷史、文化、動線、量體、建築元素等要去平衡跟理解,在腦子大爆炸之前,我喜歡先停一下,看看他的小細節,那些小石頭的選擇、小欄杆的配色、小鐵件的設計、水泥牆的色澤、那些搖倒的植物......從這些小地方開始吧。 規則,沒有規則 這是一個怎樣的邏輯。板往上的角度,那個板是密實的底跟簍空的鐵網還有鐵欄杆;斜的圓柱,說不出前面那一根與後面那一根的角度是否有差異;攏起的坡地與落地玻璃之間的第三者;工人到底是如何放樣的?這些亂好像都有自己的道理而存在,這就是建築師的邏輯吧!進入員山機堡覺得比黃聲遠其它作品還要複雜許多,要拆解成一部分一部分去看,眼睛微小的移動。